注冊 | 登錄 一網搜

    自然條件

    時間: 2022-08-26 09:24

      【地形地貌】 全市地勢高低起伏不大,縱向南高北低,橫向東高西低,自東向西呈低一高一低一高一低波狀起伏,海拔149米-241米。地貌分為剝蝕堆積地形和堆積地形兩類。剝蝕堆積地形:不均勻上升的低丘陵區。位于沐石河和飲馬河之間,南北向延伸。南由長春市九臺區延人,北端傾沒于松花江河谷。地形起伏大,個別地段切割較深。陵間谷地坡度一般在5度-10度。各大溝谷的出口處有規模不等的沖洪積扇發育,本區表層覆蓋黃土狀沉積物,下伏白堊系泥巖。在切割較深的溝谷中,有泉頭層雜色風化殘積物或積巖出露。京哈鐵路經過本區的北端。深切割的高平原區。分布在飲馬河與伊通河之間,地勢起伏稍大,呈疏緩坡狀,高平原呈南北向延伸,北端傾沒于飲馬河與伊通河匯合處,崗間谷地開闊平坦,谷坡較緩,谷地頂面較平坦,相對高差20米-40米,以海拔180米-200米臺地分布較廣,整個臺地為第四紀黃土狀沉積物所覆蓋,唯在起伏較大的陡急偏坡上有泉頭層風化殘積物出露。深切割的傾斜平原區,本區較小,分布在五臺鄉山前地帶,是整個傾斜平原的末端,地勢向松花江河谷傾斜。由于晚近期的地殼活動,使本區相對上升,溝谷下切,形成較陡的谷壁,個別地段出現侵蝕泉,基巖裸露,第四紀黃土狀沉積物覆蓋全區。堆積地形:堆積地形為相對下降的河谷平原區,分布于松花江、飲馬河、伊通河兩岸,地勢開闊平坦,微向河谷傾斜,后緣稍有抬高,與高平原或低丘陵有明顯陡坡為界。在近河床部位,地勢低洼,主要為近代風化沖積物,河漫灘為近代沖積物,近谷緣部位有堆積物覆蓋。飲馬河、伊通河河谷較平直,牛軛湖(俗稱拋河)較多。松花江河谷平原為境內各水系交匯地帶,洼地湖沼較密集,河谷區上部覆有最新河流沖積層,下部為沙砥石組成。漫灘呈條狀分布在河床兩側,寬50米-200米,高出水面1米-2米,地形起伏小于1米。漫灘上游高5米-10米。在漫灘上零星分布有孤立沙丘,高0.5米-1.5米。一級階地。呈條帶狀沿漫灘分布在河谷兩側,寬5公里-20公里。階地面較平,起伏小于2米,海拔149米-155米。階地前緣陡坡明顯,高于漫灘0.5米-1米。

      【氣候概況】 全年雨量偏少,氣溫偏高,日照略少。作物生長季(5月1日~9月30日)主要氣候特點是7月-9月雨熱匹配不合理,春季階段性低溫、高溫時段明顯,夏季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降水】 年內,降水量為506.5毫米,比常年520.3毫米偏少13.8毫米(偏少降水距平百分率2.7%),比2020年654.1毫米偏少147.6毫米(偏少降水距平百分率-22.6%)。

      【日照】 年內,日照時數為2238.8小時,比常年2476.7小時偏少237.9小時(偏少日照距平百分率-9.6%),比2020年偏少208.9小時(偏少日照距平百分率-8.5%)。

      【氣溫】 全年平均氣溫6.7℃,比常年5.5℃偏高1.2℃,比2020年6.0℃高0.7℃,年極端最高氣溫33.6℃,出現在5月22日;年極端最低氣溫-31.6℃,出現在1月31日。春季階段性高溫和低溫時段明顯,明顯高溫時段為4月10日-12日和19日-23日,平均氣溫分別為11.4℃和13.8℃,為歷史同期高溫的第四位和第五位;5月12日-14日和16日-22日兩個時段平均氣溫分別為19.0℃和23.3℃,為歷史同期高溫的第6位和第1位。明顯低溫時段為4月28日-30日,該時段平均氣溫為9.0℃,為歷史同期低溫的第十位。5月1日-5日、7日-10日、24日-30日三個時段平均氣溫分別為12.1℃、10.9℃和16.2℃,比常年同期分別低1.1℃、2.9℃和2.1℃。年內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沒有出現全市大范圍的暴雨天氣過程,但多為分布不均的局地暴雨、并伴隨有冰雹、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如:6月13日12時左右米沙子鎮出現短時強降水、冰雹,累計降水量84毫米,最大冰雹直徑2厘米左右;8月10日16時左右夏家店鎮出現短時強降水量,小時最大雨強57.1毫米,累計降水量86.4毫米。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