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辦局,各直屬單位:
《德惠市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德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8月29日
德惠市森林防火應急預案
1.總則
1.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和關于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依法有力有序有效處置森林草原火災,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森林草原資源,維護生態安全。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吉林省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德惠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國家有關森林防火工作方針、政策等,編制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德惠市境內的森林火災應對工作,不包括規劃城區發生的森林火災。
本預案適用于德惠市境內發生一般和較大森林火災的應對處置工作。
1.4工作原則
(1)森林火災應對工作堅持“統一領導、警民聯動,分級負責、屬地為主,以人為本、科學撲救”的原則。實行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森林火災發生后,德惠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及其有關部門立即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開展處置工作。德惠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規范本級應對行動,同時體現應急處置的主體職能;鄉(鎮)、街及國有林場、相關防火責任單位的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重點體現先期處置的特點。
(2)本預案涉及的市政府相關部門,應根據本部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應履行的職責,落實各項支持保障措施,本著“迅速反應、盡職盡責、密切協作、形成合力”的原則,確保在處置森林火災時做出快速應急反應。
(3)在森林火災應急處置過程中,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重要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努力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和公共設施的安全,加強對撲火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做到安全、快速、有效處置,把森林火災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4)鄉(鎮)、街及國有林場要認真落實預防森林火災的各項措施,隨時隨地做好緊急應對突發森林火災的思想、組織、物資保障等各項準備工作,要以“平戰結合、以平保戰”為原則,做到常備不懈,快速反應、處置得當。
1.5災害分級
按照受害森林草原面積、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森林草原火災分為一般森林草原火災、較大森林草原火災、重大森林草原火災和特別重大森林草原火災四個等級。
2.主要任務
2.1組織滅火行動
科學運用各種手段撲打明火、開挖(設置)防火隔離帶、清理火線、看守火場,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2.2解救疏散人員
組織解救、轉移、疏散受威脅群眾并及時妥善安置和開展必要的醫療救治。
2.3保護重要目標
保護民生和重要軍事目標并確保重大危險源安全。
2.4轉移重要物資
組織搶救、運送、轉移重要物資。
2.5維護社會穩定
加強火災發生地區及周邊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工作,嚴密防范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加強重點目標守衛和治安巡邏,維護火災發生地區及周邊社會秩序穩定。
3.組織指揮體系
3.1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
德惠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簡稱市森防指)為全市森林火災的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市森防指總指揮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市應急局局長、市林業局局長、市公安局副局長、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擔任。
市森防指成員單位由市應急局、市林業局、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衛健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糧儲局、市氣象局、市檢察院、市法院、長春市生態環境局德惠市分局、市消防救援大隊、市供電公司組成,各單位相關負責人為市森防指成員。
3.1.1市森防指職責
(1)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
(2)研究制定應對森林火災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
(3)協調指揮森林火災發生地針對處置困難、需要外界力量支援的森林火災開展應對工作;
(4)指導各鄉(鎮)、街做好一般森林火災應對處置工作;
(5)分析總結全市森林火災應對工作,制定森林防火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6)組織指導鄉(鎮)、街森林防火應急撲救隊伍的建設、管理和應急物資儲備等保障工作;
(7)承辦長春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等上級單位交辦的其他事項。
有關鄉(鎮)、街及國有林場也要建立森林防火機構,負責本轄區森林防火工作。
3.1.2市森防辦職責
市森防指下設辦公室(簡稱市森防辦),設在市應急局,主任由市應急局副局長擔任。
主要負責本市森林防火的規劃、組織、協調、指導和檢查等工作:
(1)組織落實市森防指決定,協調和調度成員單位參與森林火災事件應對相關工作;
(2)承擔市森防指應急值守工作;
(3)收集分析森林防火情況,及時上報重要工作信息;
(4)組織開展森林火災現場調查,做好森林火災統計工作;
(5)做好森林火災信息匯總工作;
(6)與氣象部門會商發布藍色、黃色預警信息,向市森防指提出發布橙色和紅色預警信息的建議;
(7)組織制定、修訂《德惠市森林防滅火應急預案》,指導各鄉(鎮)、街及國有林場制定、修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8)組織開展專業森林消防隊伍業務培訓,組織舉辦較大以上森林火災撲救應急演練;
(9)組織指導各鄉(鎮)、街開展森林防火基本知識普及、森林火災預防等宣傳教育工作;
(10)負責市森林防滅火指揮系統建設與維護管理工作;
(11)根據需要設立專家組,開展相應咨詢工作;
(12)承擔市森防指的其他日常工作。
3.2指揮單位任務分工
撲火前線指揮部作為撲火現場的最高指揮機構,參加前方撲火的所有單位和個人均應服從前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各級領導靠前指揮,隨著火情趨于嚴重,撲火前指級別隨之提高,人員組成相應調整。但要堅持由上到下逐級指揮?;饒銮熬€指揮部的設置及工作程序按照《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關于印發〈撲救森林草原火災現場指揮機制〉的通知》(國森防發〔2021〕1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參加前方撲火的單位和個人要服從火場前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1)一般森林火災情況下,啟動鄉(鎮)、街及林場級應急預案,由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指揮,視情況市森防辦參與指揮撲救。
(2)較大森林火災啟動本應急預案,由市森防指指揮。
(3)一個火場跨兩個鄉(鎮)、街或發生較大森林火災時,由市森防指統一指揮。
(4)重大、特大森林火災當立即上報長春市森防辦、吉林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由吉林省、長春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統一指揮。
3.3撲火指揮
三級黃色預警火險由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負責指揮;二級橙色預警火險由市森防辦指揮;一級紅色預警火險由市森防指負責指揮。
國有林場內發生森林火災,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要在屬地鄉(鎮)、街統一領導下,組織撲救其經營管理區內的森林火災。
跨越德惠市邊界的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由長春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統一指揮、指導。
根據需要,在森林火災現場成立前線指揮部。前線指揮部是撲火現場的最高指揮機構,參加前方撲火的單位和個人要服從前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前線指揮部按照火場情況可分解戰區,并任命指揮員負責本戰區撲火的指揮。
3.4專家組
各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根據工作需要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本級專家組,對森林草原火災預防、科學滅火組織指揮、力量調動使用、滅火措施、火災調查評估規劃等提出咨詢意見。
4.處置力量
4.1力量編成
森林火災撲救工作必須遵循“專群結合,以專為主,分工協作,以人為本,確保安全”的原則。在撲火力量使用上,堅持就近出動、整隊出擊和以半專業森林撲火隊伍、德惠市消防救援大隊等專業力量為主,其他經過訓練的或有組織的非專業力量為輔的原則。禁止使用先派少數撲火隊員偵察火情火勢、再陸續加派撲火兵力的做法和使用未經過訓練的人員直接撲打火頭。
(1)區域劃分。森林火災撲救依據火險等級和發生區域就近就地調派撲救力量。全市劃分5個區域:分別是國有林總場老少溝松樹林地、國有林總場松花江管護站后山松樹林地、國有林總場菜園子達子營松樹林地、岔路口鎮河北村松樹林地、大青咀鎮茨梅林子村松樹林地。
(2)鄉(鎮)、街及國有林場依據自身條件,抽調機關干部、護林員等人員組建兼職半專業撲火隊伍。
(3)火災撲滅火線防守任務,由火災發生地鄉(鎮)、街負責組織。由半專業撲火隊或經過訓練且著有防護服的群眾撲火隊承擔。
(4)火場清理及留守任務原則上可由火災撲滅后火線防守人員中的一部分承擔。在專業隊伍力量不足或需要離場休整的情況下,可在參戰人員中選擇非專業人員、機關干部等完成?;饒銮謇砗土羰厝蝿?,要分段、分片落實責任。
(5)在撲火力量安排使用上,必須實行“打、清、守”依次跟進、協同作戰的基本戰法。前指下達撲火作戰任務時,必須同步安排好撲打火線人員、防止火線復燃看守人員和徹底清理余火留守人員三方面力量,明確跟進和交接方式,防止發生復燃和人員傷亡事故。調派人員要保證留守人員滿足本地需要,嚴禁人力戰時傾巢出動而造成后續無援的狀況。
4.2基本任務劃分
撲救森林火災遵循“專群結合、以專為主,區域聯動、政企聯動,分工協作、確保安全”的原則,實行“打、清、守”依次跟進、協同作戰的基本戰法。下達撲火作戰任務時,必須安排好撲打明火人員、防止復燃看守火線人員和徹底清理余火留守火場人員三方面力量,明確跟進和交接方式,防止發生復燃和人員傷亡事故。
(1)撲打明火任務由德惠消防救援大隊、半專業撲火隊承擔。
(2)明火撲滅后,防止復燃看守火線任務由半專業森林撲火隊伍或經過訓練、著有防護服的應急森林撲火隊伍承擔,不足部分可在專業撲火隊中補充。
(3)徹底清理余火留守火場任務原則上由防止復燃看守火線人員中的一部分承擔,力量不足或需要離場休整時,可由經過訓練、著有防護服的群眾森林撲火隊伍承擔。
4.3力量調動
根據森林草原火災應對需要,應當首先調動屬地撲火力量,鄰近力量作為增援力量。
跨鄉(鎮)調動地方專業防撲火隊伍增援撲火時,由德惠市消防救援大隊統籌協調,由調出鄉(鎮)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組織實施,調入鄉(鎮)負責對接及相關保障。
5.預警與監測
5.1預警
5.1.1預警分級
依據氣象因子變化、森林可燃物狀態以及引發火源發生規律,森林火險預警等級由高到低劃分為四個預警級別,并依次采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森林火險預警等級劃分標準如下:
森林火險預警等級顏色表示危險程度易燃程度;
(1)一級紅色,極度危險極易燃燒;
(2)二級橙色,高度危險容易燃燒;
(3)三級黃色,較高危險較易燃燒;
(4)四級藍色,中度危險可以燃燒。
各鄉(鎮)、街及國有林場在黃色預警及以上火險等級時須在顯要位置布設相應預警旗。
5.1.2預警發布
市森防辦及各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與應急管理部門、林業部門、氣象部門會商,制作森林火險預警信息,并通過電話、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微信等渠道向涉險區域相關部門和公眾發布。必要時,市森防辦可根據長春市森防辦或德惠市氣象局發布的預警信息向各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發布預警信息,提出工作要求。
5.1.3預警響應
(1)藍色預警響應:各級森林防火機構堅持領導帶班,24小時有人值班,隨時保持通訊聯絡暢通;護林員、瞭望員、巡查隊員開展正常巡護,半專業森林消防隊正常備勤。
(2)黃色預警響應:各級森林防火機構堅持領導帶班,24小時有人值班,隨時保持通訊聯絡暢通;護林員、瞭望員、巡查隊員要加強巡護,半專業森林消防隊進入待命狀態。
(3)橙色預警響應:各級森林防火機構主要領導要加強帶班,24小時在崗,隨時掌握各種情況;加大巡查力度,對于重點地區、重點林區死看死守;半專業森林消防隊進入待命狀態,隨時準備出發。市森防指相關成員單位依據其職責,做好撲救森林火災準備工作。
(4)紅色預警響應:各級森林防火機構主要領導要加強帶班,24小時在崗,隨時掌握各種情況;要全面開展巡查,對于重點地區、重點林區臨時增派力量,強化死看死守;半專業森林消防隊做好緊急出發的準備。市森防指所有成員單位各司其職,高度戒備,隨時做好應急戰斗準備。各級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林業部門,停止各級防火區內一切用火行政審批,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行為。
5.2信息報告
各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國有林場要按照“有火必報、報撲同步”的原則,及時、準確、規范的逐級報告森林火災信息,同時通報受威脅地區有關單位和相鄰行政區域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高火險天氣、重要節假日要實行火災“零報告”制度。
信息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起火時間、起火地點、火場植被、火勢發展、火災類型、面積評估、撲救隊伍出動、撲救情況、火場天氣及危險性分析。
6.應急響應
6.1分級響應
根據森林火災發展態勢,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調整撲火組織指揮機構和力量?;馂陌l生后,根據火災初判,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第一時間采取響應措施,力爭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初判發生一般森林火災,由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負責指揮;初判發生較大森林火災,由市森防指負責指揮;初判發生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分別由長春市、吉林省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負責指揮。
6.2響應措施
森林火災發生后,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根據響應級別采取以下應急處置措施。
6.2.1火災撲救
立即就近就地組織半專業撲火隊、群眾撲火隊趕赴現場處置,將火災盡快撲滅。必要時,通過市森防辦組織協調德惠市消防救援大隊等救援力量參與撲救。
各方、各類撲火力量在撲火前線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下,明確任務分工,落實撲救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組織未經培訓人員撲救森林火災。不準動員殘疾人、孕婦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適宜參加森林火災撲救的人員參加撲救工作。
6.2.2轉移安置人員
當居民區、人員密集區受到森林火災威脅時,及時采取有效阻火措施,依照預定的緊急疏散方案,有組織、有秩序地疏散居民和受威脅人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各級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妥善做好轉移群眾安置工作,確保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和必要醫療保障。
6.2.3救治傷員
迅速將受傷人員送醫院治療,必要時對重傷員實施異地救治。市衛健局視情派出衛生醫療隊伍趕赴火災發生地,設立臨時醫院或醫療點,實施現場救治。
6.2.4保護重要目標
重要目標、設施及重要區域信息詳見8.4.3章節。
6.2.5撲救信息調度報告
各級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要嚴格執行《吉林省森林火情調度業務處置規則》的有關規定。發生森林火災后,各級、各方撲火力量要掌握調度火情信息和撲救工作動態情況,研判火災發展動態和資源保障需求,并安排專人及時向各級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和撲火前線指揮部逐級報告火場動態情況。要采取各種通信渠道和手段,落實設置火場信息員的要求,確保報告的信息內容詳實準確,確保森林火災撲救工作信息傳遞暢通。
6.2.6撲火安全
撲救森林火災過程中,現場指揮員為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掌握火場天氣情況,認真分析地理環境、火場態勢和火情變化,注意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段,選定安全避險區域和撤離路線,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做好應急準備,確保撲火人員的安全。
撲火現場設置安全員,負責撲火前檢查參加撲火人員攜帶防護機具和配備緊急避險裝備情況,有權制止避險裝備不全人員進入撲火現場。接近火場時觀察可燃物、地形和氣象條件等情況,撲火過程中預判不安全因素和危險征兆,并及時報告。
6.2.7善后處置
各級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做好遇難人員的善后工作,撫慰遇難者家屬。對因撲救森林火災負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恤。
6.2.8維護社會治安
市交警大隊維護交通秩序,加強火災影響區域的社會治安管理;市公安局要嚴厲打擊借機盜竊、搶劫、哄搶救災物資、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行為,并在重要場所加強治安巡邏,維護社會穩定。
6.2.9發布信息
市森防辦通過授權發布、發新聞稿、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和專業網站、官方微博等多種方式、途徑,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地向社會發布經市森防指審定的森林火災和應對工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發布內容包括:起火時間、火災地點、過火面積、損失情況、撲救過程和火案查處、責任追究情況等。
6.2.10火場清理
森林火災撲滅后,火災發生地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繼續組織撲火人員做好余火清理工作,劃分責任區域,并留足人員看守火場。經市森防辦檢查驗收,達到無火、無煙、無氣后,撲火人員方可撤離。
6.2.11應急結束
在森林火災全部撲滅,經市森防辦火場清理驗收合格、次生災害后果基本消除后,由啟動應急響應的原機構決定終止應急響應。
6.3市級層面應對工作
森林火災發生后,根據火災嚴重程度、火場發展態勢和當地撲救情況,由輕到重分別設定Ⅲ級、Ⅱ級、Ⅰ級三個響應等級。如啟動Ⅱ級以上響應,需要得到市森防指副總指揮以上領導批準。
6.3.1 Ⅲ級響應
(1)啟動條件
?、偕只馂牟煌{市重點防護目標、區域安全;
?、谑芎ι置娣e1.0公頃以下,受威脅區域森林火災沒有蔓延趨勢;
?、劢柚F有人力、物力1小時內能撲滅明火;
?、転暮ΜF場附近無居民區、無重要建筑設施,無人員聚集。
(2)響應措施
?、倩馂陌l生地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迅速進入應急狀態,及時調度和上報火情信息,研判火災發展態勢,及時向市森防辦上報火災相關信息;
?、卩l(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主要領導迅速抵達現場并組成撲火前線指揮部,調動所在區域的半專業撲火隊迅速參與撲救,視情況可經過市森防辦指調動本區域國有林場半專業撲火力量參與撲救;
?、凼猩擂k人員到現場參與指揮及指導撲救工作。
6.3.2Ⅱ級響應
(1)啟動條件
?、僭谶B續大風、高溫和干旱等森林高火險天氣,發生危險性森林火災,無法預測火災發展趨勢;
?、诨饒龅匦螐碗s、交通和氣象條件惡劣,無法實施有效撲救的;
?、?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苌只馂耐{市重點防護目標、區域安全;
?、菔芎ι置娣e1.0公頃以上5.0公頃以下,火災有蔓延趨勢;
?、逓暮ΜF場附近有居民點、重要建筑設施,有人員聚集;
?、呱只馂穆于厔菝黠@的。
(2)響應措施
?、偈猩乐缚傊缸傊笓]中心,并成立市級撲火前線指揮部;
?、谑猩乐父笨傊笓]到現場參加救援;
?、壅偌卩l(鎮)、街相關負責人主持現場火情會商,分析火災發生地火險形勢,研究各項撲火措施及保障工作;
?、苷{集所在區域的半專業撲火隊伍、德惠市消防救援大隊官兵投入火災撲救工作;
?、莞鶕嶋H需要,向市森防指請求支援。
6.3.3Ⅰ級響應
(1)啟動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市森防指總指揮提請市政府啟動Ⅰ級響應。必要時市政府直接決定啟動Ⅰ級響應;
?、佼敵霈F燃燒面積在5.0公頃以上的森林火災;
?、诎l生人員死亡或者重傷3人以上情況的;
?、郯l生在市重點防護目標、區域及重要設施的森林火災、可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或社會不穩定的森林火災;
?、芑饒鲞B續燃燒超過2小時仍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萼l(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及相關撲火單位已沒有能力和條件有效控制火場蔓延。
(2)響應措施
在Ⅱ級響應的基礎上,市森防指加強以下應急措施:
?、偈猩乐钢饕I導趕赴一線協調指揮。
?、谑猩乐讣皶r調整撲火方案,立即調動其他撲火力量進行全力撲救。
?、凼猩乐缚傊笓]主持火情會商,市森防指成員單位參加,部署和落實各單位具體任務和責任。成立現場滅火指揮、后勤保障、交通疏導、居民疏散、火案查處、信息發布等工作組,協調動作,各負其責。
7.相關保障
7.1輸送保障
市內各級各類增援撲火力量及攜(運)行裝備按照摩托化機動方式自我保障。市外增援撲火力量及攜(運)行裝備運輸以公路、鐵路輸送方式為主,特殊情況下由上級主管部門協調民航部門實施空運。必要時,由市政府和市森防指協調公路、鐵路和民航部門實施運輸。
7.1.1公路運輸
距離火場較近或者沿途公路網比較密集時,主要依靠自有運輸車輛通過公路輸送,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提供保障。運力不足時,由市政府和市森防指協調交通運輸部門提供相關保障。
7.1.2鐵路運輸
距離火場較遠時,可利用鐵路進行輸送。由市政府和市森防指協調鐵路部門提供相關保障。
7.1.3航空運輸
通過航空跨區輸送時,由市政府和市森防指協調民航部門提供相關保障。
7.2裝備物資保障
(1)市森防指負責遠程監控系統維護和使用,負責無線通訊系統日常維護。各單位分發的手持對講機終端由本單位負責維修、維護。各單位自行配備交通工具和撲火裝備,設備嚴禁他用。
(2)市政府設立市級物資儲備庫,指定專人負責物資的管理、檢修、維護,遇有緊急情況統一調撥。
(3)各鄉(鎮)、街及國有林場應建立本級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設置專人管護。物資要保證充足,定期組織維護保養,滿足撲救森林火災需要。
(4)森林經營管理單位自行由財政安排資金,定期更換、檢修。保養森林防火設備,落實管護責任人,嚴禁他用。
(5)各村部(社區)按照就林、就人原則建立物資儲備點,委派專人管護。物資存放點要設置明顯標識。開展定期檢修、維護,確保應急時的有效使用。
7.3氣象保障
氣象部門實時提供火場氣象服務,根據火場需要,協調調度人工增雨力量增援火場,為人工影響天氣提供支持。
7.4通信保障
通訊指揮基地臺、對講機、車載臺等設備,由市森防辦統一負責管理。各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在防火期內加強備勤,配備必要的通訊工具。要充分利用現代手段,依托現有的公用網絡、移動電話、互聯網等,確保建立反應迅速、靈活機動、穩定可靠的火場應急系統,為撲火隊提供通信與信息保障。各半專業撲火隊要配置火場信息報告員,為撲火工作提供信息采集源,為撲火指揮提供決策信息支持。
7.5油料保障
各級各類增援力量所需油料原則上以火災發生地保障為主,各地要加強油料儲備,確保滿足任務需要。
7.6資金保障
市政府應當將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防滅火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森林草原防滅火所需支出。
7.7醫療保障
市衛健局負責指導當地醫療衛生部門做好火場醫療救護和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組建增援衛生應急隊伍,根據需要及時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工作。
7.8生活保障
火災發生地鄉(鎮)、街負責統籌好撲救火災現場的各類生活保障,及時向火災撲救隊伍前送各類急需給養物資。
8.后期處置
8.1火災評估
森林火災撲滅后,火災發生地鄉(鎮)、街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要開展對森林火災起火時間、發生地點、發生原因、撲火物資消耗、人力物力投入、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積和蓄積、人員傷亡及其他經濟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并同步落實整改措施。對一般森林火災12小時內寫出調查評估報告,報市森防辦。對較大及以上森林火災由火災發生地森林防滅火指揮機構配合市森防辦形成書面報告,向市森防指報告,經市森防指審核同意后報上級部門。森林火災損失評估標準,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制定的標準執行。
8.2火因火案查處
市公安局會同市應急局負責森林火災案件的查處工作。屬地鄉(鎮)、街及國有林場予以配合。必要時可以申請上級公安機關予以支援。
8.3約談整改
對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不力導致人為火災多發頻發的地區,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及時約談事發地鄉(鎮)、街及其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時整改。
8.4責任追究
對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中責任不落實、發現隱患不作為、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處置不得力等失職瀆職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屬地責任、部門(機構)監管責任、經營主體責任、火源管理責任和組織撲救責任。有關責任追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程序實施。
8.5工作總結
撲火工作結束后,要及時進行全面的工作總結,重點是分析火災發生的原因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并及時上報市森防指和上級部門。
8.6表彰獎勵
根據有關規定,對在撲火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撲火工作中犧牲人員符合評定烈士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9.附則
9.1預案演練
市森防辦會同成員單位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定期組織演練。
9.2預案管理與更新
預案實施后,市森防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預案學習、宣傳和培訓,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組織進行評估和修訂。鄉(鎮)、街應急部門結合當地實際編制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市應急局備案,形成上下銜接、橫向協同的預案體系。
9.3以上、以下、以內、以外的含義
本預案所稱以上、以內包括本數,以下、以外不包括本數。
9.4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應急局負責解釋。
9.5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德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德惠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通知》(德府辦發〔2013〕 82號)同時廢止。
附件:1. 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災害分級標準
2. 市森防指成員單位職責任務
3. 市森防指工作組組成及職責分工
4. 德惠市撲火區域劃分及兵力配置情況
5. 德惠市基本情況
附件1
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災害分級標準
一、森林火災分級標準
按照國家《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根據受害森林面積和傷亡人數,將森林火災分為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和特別重大森林火災四個等級。
1.一般森林火災
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2.較大森林火災
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上1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3.重大森林火災
受害森林面積在10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4.特別重大森林火災
受害森林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傷100人以上的。
二、草原火災分級標準
按照農業部《草原火災級別劃分規定》(農牧發〔2010〕7號)規定,根據受害草原面積、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將草原火災劃分為一般草原火災、較大草原火災、重大草原火災、特別重大草原火災四個等級。
1.一般草原火災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偈芎Σ菰娣e1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的;
?、谠斐芍貍?人以上3人以下的;
?、壑苯咏洕鷵p失5000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
2.較大草原火災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偈芎Σ菰娣e1000公頃以上5000公頃以下的;
?、谠斐伤劳?人以下,或者造成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壑苯咏洕鷵p失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
3.重大草原火災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偈芎Σ菰娣e5000公頃以上8000公頃以下的;
?、谠斐伤劳?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造成死亡和重傷合計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
?、壑苯咏洕鷵p失3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4.特別重大草原火災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偈芎Σ菰娣e8000公頃以上的;
?、谠斐伤劳?0人以上,或者造成死亡和重傷合計20人以上的;
?、壑苯咏洕鷵p失500萬元以上的。
附件2
市森防指成員單位職責任務
當發生較大森林火災啟動應急預案時,由市森防指及時告知有關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部門)應按照預定方案立即行動,積極配合市森防指做好各項工作。
市林業局:負責全市森林防火督促檢查和管理工作,協調組織撲火力量調配、應急通信、人員和物資快速運輸,督促做好后勤保障,對火災進行評估和調查工作。
市應急局:綜合協調,承擔市森防辦職能。
市森防辦:負責協調召開市森防指的森林防滅火會議,配合市森防指調動撲火隊伍參與撲救任務。
市財政局:當森林火災發生后,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及時安排、調撥撲火救災應急資金,保證森林撲火救災需要。
市民政局;負責區域內癡、呆、傻等特殊人群的動態監管;指導開展救災減災,災民救助工作以及對參與救災減災而受傷致殘的現役軍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警察的殘疾撫恤;組織開展文明祭祀。
市衛健局:負責組織協調醫療機構參與森林火災救援工作,為應急搶險人員及火災地受災群眾提供醫療保障。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指導區域農民開展秸稈禁燒等工作;指導做好區域聯防。
長春市生態環境局德惠市分局:負責配合市森防指做好災后的環境監測。
市教育局:負責配合市森防指開展中小學生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工作和其他宣傳教育工作。
市交通局:為撲救森林火災及時運送撲火人員物資的車輛提供公路通行保障。
市公安局:組織實施火場交通管制,為撲火隊伍開辟綠色通道;配合應急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公安消防力量參與森林火災撲救;協助做好災區治安管理、安全保衛工作;依法、及時、妥善處置與森林火災有關的治安案件,指導森林火災案件的查處工作。
市消防救援大隊:負責組織消防官兵參加森林火災撲救。
鄉(鎮)、街及國有林場: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落實森林防火各項責任;開展基礎設施維護,加強日常車輛、機具維護;按照火險級別組織人員開展有效防護;當發生森林火災時,及時上報情況,按照相應應對措施開展撲救;火災撲滅后看護火場;組建撲火隊伍,對納入撲火隊伍人員開展必要的培訓;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隱患。
附件3
市森防指工作組組成及職責分工
市森防指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應急局。員責制定撲救方案,組織成立撲火前線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設立撲救、后勤保障、醫療救護、安全保衛等組織,共同參與森林火災撲救工作。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設立相應的工作組。各工作組組成及職責分工如下:
綜合調度組:市應急局牽頭,市森防指成員單位組成。組長由市森防指副總指揮或市森防辦負責人擔任,市森防辦的有關人員參加。負責全方位的綜合調度,全面掌握火情信息、火場天氣狀況和撲救情況;傳達上級森防指有關撲救工作的指示精神;向市森防指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火災動態;根據市森防指的部署和要求,通知和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負責審核森林火災事故的宣傳報導和發布有關信息;起草上報撲火信息和火災事故報告;承辦市森防指交辦的其他事宜。
火場指揮組:由市林業局牽頭,市森防辦、市消防救援大隊、國營林場半專業撲火隊、鄉(鎮)街撲火隊及相關部門組成。組長由市森防指副總指揮或市森防辦負責人擔任。與市消防救援大隊共同成立前線火場指揮部。根據火情動態,擬定撲火方案,合理使用現場的撲火力量;根據火場發展態勢及時提出撲火力量的增援意見;督促鄉(鎮)、街落實上級領導有關撲火工作指示;承辦市森防指交辦的其它事宜。
通訊信息組:由市森防辦牽頭,其他相關部門組成。負責組建火場專用通訊網,遇有盲區,架設臨時天線,統一組織指揮火場通訊。為參加滅火指揮員配發通訊工具,確?;饒鰞韧獾男畔惩ê蛨髣展ぷ鞯穆鋵?。
支持保障組:由市森防辦牽頭,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組成。本預案啟動后,及時將火災情況和各部門應承擔的任務通知有關單位并督導落實。
火案調查組:由市應急局牽頭,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等部門和單位組成。組長由市應急局和市公安局到達現場負責人擔任。員責開展對森林火災事故的調查,前指安全保衛工作及責任追究工作,依法查處賄賂及瀆職犯罪等違法行為。
醫療救護組:由市衛健局牽頭。負責組織管理好現場醫療救護車輛和醫療衛生人員,及時組織搶救運輸傷病員,搞好衛生和防疫工作。
社會穩定組:由市公安局牽頭,市林業局等部門組成。主要負責加強火災發生地治安管理、處置治安突發事件;指導協調化解火災造成的矛盾糾紛。
附件4
德惠市撲火區域劃分及兵力配置情況
1.區域劃分
依據德惠市森林資源分布、人力配置情況,全市劃分5個區域,分別是國有林總場老少溝松樹林地、國有林總場松花江管護站后山松樹林地、國有林總場菜園子達子營松樹林地、岔路口鎮河北村松樹林地、大青咀鎮茨梅林子村松樹林地。
2.兵力配置
(1)本地增援力量編成
本地增援力量主要是市消防救援大隊及各鄉(鎮)派出所消防車。
(2)跨區增援力量編成
跨區增援力量主要是與九臺、榆樹、農安簽定了聯防增援協議。
3.滅火方式
(1)二號工具滅火,干粉滅火器水槍滅火;
(2)風力滅火機滅火;
(3)消防水車滅火。
附件5
德惠市基本情況
1.地形地貌和林相
德惠市位于興安嶺地槽褶皺南緣。地貌分為剝蝕堆積地貌和堆積地貌。剝蝕堆積地貌分布在飲馬河東岸的松花江、楊樹、達家溝、夏家店、大青咀一帶,堆積地貌分布在相對下降的冬河床兩側的河谷平原,有漫灘和一級階地。
2.防火道路
防火道路共26條,總里程71.24公里,已修建33公里。
3.重要目標、設施和重點區域
(1)國有林總場老少溝松樹林地。
(2)國有林總場松花江管護站后山松樹林地。
(3)國有林總場菜園子達子營松樹林地。
(4)岔路口鎮河北村松樹林地。
(5)大青咀鎮茨梅林子村松樹林地。
4.區域內各類取水點情況
國有林總場下設松花江、菜園子、岔路口管護站辦公地點均設有取水點。
主辦單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傳真:0431-87000518
地址:松柏路777號 郵編:130300
網站標識碼:2201830007吉ICP備05006664號吉公網安備 22018302000024號